|
**課程名稱(Course):創意發明(Creative Innovation)
**授課教師(Teacher):謝維合 時尚設計學系 副教授
**教學目標(Objective):
本課程旨在培育學生的創意商品開發與應用,使學生掌握創新商品設計的基礎知識和技巧,並應用於創作意念的建立和商品的開發上以至日常生活中,啟發他們在文化、美學、科技、設計以至社會範疇的認知,以助日後在創意行業的發展。
**教學方式(Teaching Method):
1.案例或故事討論
2.小組討論
3.學生實作
4.學生上台報告
5.採訪
6.e化教學
7.一分鐘回饋
**成績考核方式(Evaluation):
1.小組上台報告 20%
2.出席狀況 20%
3.期中報告 20%
4.期末報告 20%
5.課堂參與與表現 20%
|
**課程名稱(Course):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(Multiculturalism and Global Perspective)
**授課教師(Teacher): 陳英輝 外國語文學系 教授
**教學目標(Objective):
1.認知面: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的能力,透過對「多元」、「文化」和「國際化」等重要概念脈絡發展的了解,培養學生適應全球社會的能力,並呼應哈佛大學前校長Derek Bok在<<大學教了沒>>所強調的理念-國際化視野是當今教育必須培養的核心能力。本課程將善用本校多國國際生的人力資源,配合課程的需求與進度,邀請本校國際生介紹,各國的文化與風俗民情,進而達成國際生與本地生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,體現多元文化的精神與價值。
2.技能面:透過本課程的設計培養學生學習溝通與語表達技巧和國際視野,尤其是如何與外籍人士溝通的方法與技巧,進而學習從多元的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3.情意面:透過本課程訓練學生發展同理心的思維與態度,學會了解他人以及能為他人設想的情操。
**教學方式(Teaching Method):
1.小組討論
2.學生上台報告
3.一分鐘回饋
4.講述
5.影片欣賞與討論
6.e化教學
7.翻轉教學
8.服務學習課程
**成績考核方式(Evaluation):
1.出席狀況 10%
2.期中筆試 30%
3.期末筆試 30%
4.小組作業 30%
|
**課程名稱(Course):國際移動力(International Mobility)
**授課教師(Teacher): 蕭震緯 生物與醫學資訊學系 副教授
**教學目標(Objective):
1.認知面:本課程不以枯燥理論為內容,而是透過影片、圖像、故事傳達概念,激勵學生自我提升競爭力。
2.技能面:學生透過多媒體資料蒐集、整理、探討,進而擴大自我視野。
3.情意面:先刺激學生國際局勢的改變,使學生瞭解為何要國際化,進而提升自我國際移動力。
**教學方式(Teaching Method):
1.案例或故事討論
2.學生上台報告
3.一分鐘回饋
4.講述
5.腦力激盪
6.影片欣賞與討論
7.觀察與資料收集
**成績考核方式(Evaluation):
1.個人上台報告 30%
2.出席狀況 20%
3.期中報告 30%
4.心得與反思報告 20%
|